良好農業規范(簡稱GAP)是一套針對農產品生產(包括作物種植和動物養殖等)的操作標準,是提高農產品生產基地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GAP關注農產品種植、養殖、采收、清洗包裝、貯藏和運輸過程中有害物質和有害生物的控制及其保障能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還關注生態環境、動物福利、職業健康等方面的保障能力。
GAP在中國的發展情況介紹
2003年4月,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根據有關專家的提議首次提出在食品鏈源頭建立“良好農業規范”標準體系。并于2004年初組成工作組著手開展對相關標準的翻譯和資料收集工作。
2015年6月9日,國家認監委與全球良好農業規范組織簽署《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技術基準比較合作協議》;續簽《良好農業規范認證體系基準比較諒解備忘錄》。積極推動了我國GAP認證結果的國際互認,對促進我國農產品擴大出口具有積極作用。
為什么要開展GAP認證
推行GAP是國際通行的從生產源頭加強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控制的有效措施,是確保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前提保障。申請人在獲得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后可以在作物、果蔬類認證產品的零售包裝上使用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標志,其他產品可以在非零售產品的包裝、產品宣傳材料、商務活動中使用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標志。